掩耳盗铃
更新时间:2025-04-07
掩耳盗铃(掩耳盜鈴)
◎ 掩耳盗铃 yǎn’ěr-dàolíng
[plug one'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;deceive oneself as an ostrich that buries its head in the sand] 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。比喻欺骗不了别人,只能欺骗自己
今若宿驿,正犹掩耳盗铃也。——明· 赵弼《钟离叟妪传》
掩耳盗铃(掩耳盜鈴)
同“ 掩耳盗鐘 ”。 宋 朱熹 《答江德功书》:“成书不出姓名,以避近民之讥,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?” 清 李渔 《玉搔头·媲美》:“寡人为寻 刘倩倩 ,借名讨贼而来,只説掩耳盗铃,假意要与真情互见。” 洪深 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四幕:“闭上了眼睛,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,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,岂非掩耳盗铃?”
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:掩耳盗铃
读音:yǎn
[yǎn]
遮蔽,遮盖:掩护。掩体。掩饰。掩映。掩盖。掩蔽。掩埋。掩人耳目。瑕不掩瑜。藏瑕掩疵。 ◎ 关,合:掩闭。掩门。掩卷。 ◎ 门、窗、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:掩了手。 ◎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:掩杀。掩击。掩袭。
读音:ěr
[ěr]
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耳背(bèi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mó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 ◎ 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 ◎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耳房。鼎耳。 ◎ 听说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 ◎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:想当然耳。 ◎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”。
读音:dào
[dào]
偷窃,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:盗窃。盗贼。盗伐。盗掘。盗运。盗卖。盗用。盗名欺世(亦称“欺世盗名”)。 ◎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:海盗。强盗。窃国大盗。
读音:líng
[líng]
用金属做成的响器,形式不一:铃铛。铃钹。铃铎。按铃。电铃。车铃。 ◎ 像铃的东西:哑铃。棉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