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克
更新时间:2025-04-12
见“ 柔克 ”。
亦作“ 柔剋 ”。1.谓和柔而能成事。《书·洪范》:“六,三德: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。” 孔 传:“和柔能治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 孝元 翼翼,高明柔克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谓人虽有高明之度,而当执柔,乃能成德也。”《后汉书·郑兴传》:“今陛下高明而羣臣惶促,宜留思柔剋之政,垂意《洪范》之法。” 李贤 注:“剋,能也。柔剋谓和柔而能立事也。” 明 归有光 《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》:“为沉潜之刚克,为高明之柔克,惟其道之所至,不能预期也。”
(2).谓柔忍克制。 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二篇五:“八世兄高明有馀,沉潜不足,只要稍微柔克一下,前途是不可限量的。”
读音:róu
[róu]
植物初生而嫩:柔荑(初生嫩芽,喻女子白嫩的手)。 ◎ 软,不硬:柔软。柔韧。柔嫩。柔滑。 ◎ 软弱,与“刚”相对:柔懦。柔弱。刚柔相济。 ◎ 温和:柔顺。柔和。柔曼(柔和妩媚)。柔情。
读音:kè
[kè]
能够:克勤克俭。 ◎ 战胜,攻下:攻克。克复(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)。 ◎ 制伏:克服。克制。克己奉公。以柔克刚。 ◎ 严格限定:克日。克期。克扣。 ◎ 消化:克食。 ◎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: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。 ◎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,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;亦是其地积单位,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,约合一市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