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原气候
更新时间:2025-04-10
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。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。全年气候寒冷,最热月气温在0~10℃之间,全年都是冬季。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,大部分降水是雪,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。相对温度大,蒸发量小,沿岸多雾。因为温度低,树木已经绝迹,只有苔藓、地衣类植物可以生产。
解释
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与北极气团的支配。年平均温度低于0℃,最热月平均温度虽然高于0℃,但仍然低于10℃,这是它分别与永冻气候及冬寒常湿气候相区别的指标。这种气候条件下只能生长低等植物的苔原群落,故以它命名。夏季有时日最高气温可升至15--18℃,但每月都有霜冻。冬季漫长,白昼短,极端最低温度可达-40~-45℃。年降水量一般都不到350mm,主要为气旋性风暴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濒临北冰洋的大陆沿岸,其南部与冬寒常温气候相接。南半球因相应的纬度为大洋所围绕,除个别岛屿外,基本不存在苔原气候。
读音:tái,tāi
[tái,tāi]
隐花植物的一类,根、茎、叶的区别不明显,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:青苔。苔藓。苔原。
读音:yuán
[yuán]
最初的,开始的:原本。原告。原稿。原籍。原理。原料。原色。原始。原著。 ◎ 本来:原样。原型。原址。原主。 ◎ 谅解,宽容:原宥。原谅。 ◎ 宽广平坦的地方:原野。平原。 ◎ 同“塬”。
读音:qì
[qì]
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气体。 ◎ 呼吸:没气了。气厥。气促。气息。一气呵成。 ◎ 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气候。气温。气象。 ◎ 鼻子闻到的味:气味。臭气。 ◎ 人的精神状态:气概。气节。气魄。气派。气馁。 ◎ 怒,或使人发怒:不要气我了。气恼。气盛(shèng )。忍气吞声。 ◎ 欺压:受气。 ◎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:气功。气血。气虚。 ◎ 中医指某种症象:痰气。湿气。 ◎ 景象:和气。气氛。气韵(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)。
读音:hòu
[hòu]
等待:等候。候车室。候选人。守候。候补。候场。候审。候诊。 ◎ 看望,问好:伺候。问候。 ◎ 时节:时候。气候。候鸟。候虫。 ◎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:火候儿。症候。 ◎ 古代把五天称为“一候”,现气象学上仍沿用:候温(每五天的平均温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