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侯会盟
更新时间:2025-04-10
诸侯会盟zhū hóu huì méng
诸侯会盟,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。春秋时代,一些较小的诸侯国为了抵御大国侵略,联合作战,一些较大的国家利 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,胁迫其他小国加入自己的阵线,都曾会盟。
简介
诸侯会盟指中国历史诸侯分封制度下,强大的诸侯召集其他诸侯开会并称霸的事情。诸侯会盟的发展,体现了礼制社会的兴盛与衰败,以及强大诸侯壮大的过程。
诸侯会盟在一定程度上,是中国先秦历史中,不可或缺的成分。其中,以周朝的会盟历史最为详细,且数量最多。据《左传》记载,周朝会盟数量至少有二百次。其中以葵丘会盟、践土会盟、黄池会盟、徐州会盟最为著名,被合称为春秋四大会盟。
从最初尊王攘夷等以礼仪治理天下的会盟,到后来为了争夺霸主以武力治理天下的会盟,无疑是周王朝从兴盛的礼仪之邦,发展到权势旁落的一个傀儡政权的写照。
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在《乾隆皇帝》中总结道:亡国速途有二,一者劳役过重,人民不堪其负,起义造反;二者,诸侯权势滔天,中央无力管制,造成诸侯自立为王,天下大乱。诸侯会盟属于第二种情况,加速了分封制度王朝的灭亡。
读音:zhū
[zhū]
众,许多:诸位。诸君。诸侯。 ◎ “之于”或“之乎”的合音:投诸渤海之尾。 ◎ 犹“之”:“能事诸乎?”。 ◎ 犹“于”:“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”。 ◎ 语助,无实在意义:“日居月诸,照临下土”。 ◎ 姓。
读音:hóu,hòu
[hóu,hòu]
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:侯爵。侯门。公侯。封侯。诸侯。 ◎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。 ◎ 姓。
读音:huì,kuài
[huì,kuài]
聚合,合拢,合在一起:会合。会审。会话。 ◎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:会议。开会。 ◎ 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:都(dū)会。省会。 ◎ 彼此见面:会面。会见。 ◎ 付钱:会账。会钞。 ◎ 理解,领悟,懂:会心,体会。 ◎ 能,善于:会游泳。会英语。 ◎ 时机,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:机会难得。 ◎ 一小段时间:一会儿。 ◎ 可能,能够:他不会来了。 ◎ 恰巧碰上:会其怒。 ◎ 为祭神而组织的活动:香会。 ◎ 应当,一定:长风破浪会有时。 ◎ 古同“绘”,五彩的刺绣。
读音:méng
[méng]
旧时指宣誓缔约,现指阶级的联合,国与国的联合:盟军。盟友。同盟国。盟约。山盟海誓。 ◎ 指结拜弟兄:盟兄。盟弟。 ◎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。 ◎ 发(誓):盟誓。